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图文]西餐初入中国时的趣事:民众皆认为其“野蛮”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8-18 | 作者:张三 | 来源:网络 | 被阅读
导读:
上海最古老的西餐厅德大西餐社1897年的老照片。
在中华饮食史上,一向都是善于吸收外来饮食文化,并把它融入到中华饮食文化中,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荦荦

这里至少蕴涵着两个与中国传统饮食礼俗不同的信息:一是在餐桌上男女平等乃至女子地位高于男子的特征;二是“执杯起立”、“先致颂词”、“相让而饮”、“勿咀嚼有声”、“鞠躬致谢”这样一系列优雅、文明、安静的举动与中餐“爱热闹”的饮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方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而且地位要比男子高,习以为常。而中国的传统宴席,一般情况下女人是没有资格入席的,而是另辟餐桌。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国外尚且如此,如果此事发生在国内,那就不问可知了。后来,随着风气的逐渐开放,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中国虽然有“食不语”的古训,但到了后来,人们早已把这个古训抛到九霄云外了。吃饭讲究热闹,宴会时或者看戏,或者听说书、堂唱,以能博取食客的喝彩为“上档次”。即使是低等的中餐馆,也总有猜拳行令之类的活动,闹闹哄哄,人们不以为不妥。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这种“爱热闹”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受到一些“趋新”人士的摒弃,提出改变这种旧俗的主张。有的人则身体力行,选择优雅、安静的西餐馆而不是热闹的中餐馆作为应酬之所。如著名报人曹聚仁有一时期经常和文艺界的朋友相会于西方人开设的“文艺复兴(咖啡)馆”;汪康年、康广仁等人曾邀请郑孝胥和立德夫人、李提摩太和福开森到“二十七号洋饭馆” 共进晚餐。尽管国人对西餐的口味普遍不抱好感,但对西方的“文明”的饮食礼仪还是比较肯定和尊重的,据说“庚款”留美学生在出国前,清华大学的校长还要慎重地亲自对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吃饭”培训。当然怎样“吃”并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主要的还是接受西餐的礼仪训练,包括吃饭时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