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张闻天为何用“‘左’得发狂右得可耻”评价张国焘?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9-13 | 作者:严六 | 来源:网络 | 被阅读
导读:张闻天概括张国焘犯错误的特点是:“时而‘左’得发狂,时而‘右’得可耻”。徐向前评论说:“张国焘是个老机会主义者,没有一定的原则,没有一定的方向。办起事来,忽‘左

张国焘当过驻共产国际代表,对共产国际这一套既熟悉又极感兴趣,执行起来像打了吗啡一样兴奋。他在《给中央政治局的报告》中提出:凡是知识分子,凡是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政治上都是不可靠的。这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即使参加了革命,参加了红军,入了党,甚至在党政军内担任了领导职务,也不可靠。在张国焘眼里,知识分子都有“反革命”嫌疑,地富子弟更是天生的“反革命”,可靠的只有工农分子。

张国焘搞“肃反”时,将这种血统论、唯成分论发展到了极端,对知识分子打击的严重程度,也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据徐向前等老同志回忆,“肃反”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一是从白军中过来的,不论是起义、投诚还是被俘的,不论表现如何,一律严审;二是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不论表现如何,一律严审;三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凡是读过几天书的,上过私塾的,一律严审。对这些审查对象,或关押,或清洗,或杀掉。张国焘还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列为重点审查对象,除了审查本人,还要查祖宗三代。有的保卫干部还以识字多少、手上有无老茧、皮肤黑白来判断好人坏人,谁要是戴眼镜,口袋里别着钢笔,便极易被怀疑为坏人。(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若干老同志回忆录)

张国焘的荒唐发明:“减三加三”“四个必然”

张国焘歧视和打击知识分子,有两个荒唐的发明,笔者把它简称为“减三加三”和“四个必然”。

张国焘曾公开宣布:“工农同志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党可以原谅三分,倘是知识分子犯了错误,就要加重三分,这是很正当的办法。”(《张国焘在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见盛仁学编《张国焘问题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这就是张国焘的“减三加三”,是对知识分子出身的红军将士的公然歧视,也是张国焘拉拢工农干部、打击知识分子干部的一个法宝。与这“一打一拉”相联系,张国焘还信口胡编列宁的指示,说列宁讲过要“两个工农分子监视一个知识分子”。(莫文骅《许世友在延安受审真相》)这无疑是在制造工农分子和知识分子的对立。(张国焘还胡编过马克思的话,说马克思讲过,“无风不起浪”。)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