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皇帝故事
文章内容页

朱棣:一个人的战争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9-29 | 作者:匿名 | 来源:互联网整编 | 被阅读
导读:政治手腕1403年,44岁的中年男人朱棣成了明帝国的领导人。正月初二,他发表新年贺辞,说:“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

事实上,在1403年朱棣就曲径通幽了。这一年宁王朱权乞请改封地为苏州或钱塘,被朱棣拒绝。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藩大宁。他在人生道路上曾经面临过一个重大选择:帮四哥朱棣还是帮建文帝坐天下?那是建文元年(1399年)的十月,朱棣和建文帝开始了生死较量。这是路线之争,当然也是生死之争,对宁王朱权来说同样如此。他最后作出的决定是倒向四哥朱棣,而朱棣也许诺事成后和他两分天下。四年之后,谜底揭晓,朱棣问鼎天下,但天下却没有曾经出过苦力的宁王朱权的份儿。这也是厚黑之术—越是有功之臣就越危险,朱棣最后将宁王朱权徙封南昌,算是活学活用了户部侍郎卓敬当年的秘密建言。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卓敬秘密上疏朱允炆,建议徙封燕王于南昌,这样万一有变,比较容易控制。但是书生气十足的建文帝对卓敬的建言按压不报,最后自己落得个不知所终的下场。但朱棣却真正领会了卓敬建言的精神实质,那就是—若要鱼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离开水。

当然朱棣削藩中玩得最好的一招是恩威并施。这显示了一个成熟男人的游刃有余—先恩后威或者先威后恩,朱棣总是将人心拿捏得很准,玩得收放自如,令人望而生畏。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徙封长沙、受朱棣之恩15年之后,谷王朱橞发现自己的命运被打入了谷底。二月初六,朱棣突然宣布谷王朱橞谋逆,将其及二子皆废为庶人,家属诛死。至此,朱棣完成了对谷王朱橞命运的策划和审判。而在此之前,很多藩王的命运都已被他改写:永乐元年十一月,朱棣削革代王朱桂的三护卫及官属;永乐四年五月,朱棣削去齐王朱榑的官属和护卫,八月废齐王为庶人……及至永乐十九年朱棣逼迫其同母弟周王朱橚献还三护卫,基本上将与其同辈的藩王武装都解除干净了。和当年建文帝轰轰烈烈、剑拔弩张的削藩行动相比,朱棣的动作老辣低调,打草而不惊蛇,其拿捏适中的政治手腕毫无疑问是一流的。

削藩是与兄弟的人心战,与此同时,朱棣也展开了另一场战争—与他儿子们的心理战。在太子立废问题上,在与亲生儿子过招的过程当中,朱棣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他的确是个可以掌控全局的人,在这个帝国,没有谁会是他的对手。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