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后,林场书记和带队干部在几个老知青的陪同下,走过来迎接我们这些刚加入知青行列的年轻人。寒暄一番后,书记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了知青林场的基本情况。他说:这个林场叫“关山林场”,山上种了几千亩杉树,都是知青几年来的劳动成果,所以叫“知青林”。山的北面就是过去非常热闹的姑塘老镇,那里有60亩的林场知青水田,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准备“春插”了。
听到这里,我在心里想,水还这么冷,插下去的秧苗能活吗?后来才知道,由于当时推行的是双季稻,“早稻”秧苗必须在五一节前插下去,否则就会耽误晚稻栽插的时间,影响收成,说明自然农业对节气的要求是严格的。
说起姑塘的水田,当地的老人告诉我,这里原本是没有水田的,现在的水田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中形成的。这些水田原来都是鄱阳湖的湖汊和姑塘镇的港湾。历史上当地的人主要是以捕鱼为生,过着靠水吃水的渔舟生活。从老人们口述的故事里,不难看出他们对往日的生活充满了记忆。
姑塘的衰落是从南浔铁路开通后开始的,交通运输格局的变化,渐渐地使姑塘失去了历史的辉煌。此前的姑塘,是一处非常繁华的商埠集镇,它地处鄱阳湖之滨,是鄱阳湖进入长江与长江通往江西内地的水路必经之地,江西的许多土特产品如茶叶、夏布、药材、瓷器等都是在这里集散,现今的姑塘湖岸边还存留有许多用麻石垒砌的石码头和驳岸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