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篡位”前的情况与七八百年前的隋炀帝、唐太宗非常相似。公元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并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四子朱棣(即后来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则为燕王。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朱标的儿子朱允文被朱元璋确定为皇位继承人。1398年,21岁的朱允文正式即位,史称建文帝。而其四叔朱棣此时已经38岁,又远在北方,正常情况下也将与皇位无缘。朱棣当然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抓住诸王对建文帝削藩政策的不满,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内战,朱棣终于在1402年攻入南京,自立为皇帝,是为明成祖,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而建文帝从此失踪,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上述几位篡位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谓费尽了心机。他们不惜承担“谋逆”的罪名、冒着杀身灭门的危险。此间充满了阴谋与血腥,昨天还是情同手足的亲人,今天却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相比之下,隋炀帝篡位成功主要靠的是阴谋,就算他真的如后人指控的那样“弑父杀兄”,在这场权力更迭中罹难的人也只是极少数人。唐太宗比其有过之无不及。他密谋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一时血光四溅。倒在血泊中的不仅有他的亲兄弟及众多支持者,还有10个年幼的亲侄儿。武则天在攀登皇位的漫长过程中,遭到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各种势力的坚决反对。684年 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骆宾王也积极投身其中。他在《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指控武则天:“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狐媚偏能惑主”、“豺狼成性,残害忠良”、“杀姐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诗人还极富于煽动性地呼吁“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面对来自朝野的各种反对势力,铁娘子武则天痛下杀手,坚决镇压,甚至不惜任用周兴、来俊臣这样的酷吏,就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放过。她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又将太子李贤废为庶人,并逼其自杀。她的孙子李重润、孙女李仙蕙也因童言无忌而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