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连部队也迅速地突进了围墙,向街中心突进,很快把慌乱中向旁边碉堡逃跑的日伪军大部歼灭。
5日下午,战场上呈现暂时的沉寂,大家都在为攻击最后的日军据点准备着。日军的碉堡,比任何伪军的工事都要坚固:小围墙高7米左右,南北长约200多米,东西宽约100多米,外壕有近10米宽,南北都有涧河环绕,东西南三面,外壕有两米多深的泥水,围墙四周有5个隐蔽射击碉堡,正南面有进出汽车的大门,围墙里是两座瓦房,相距30米左右,中间还筑有一座大碉堡,旁边又有隐蔽射击碉堡,周围以铁丝网环绕,四周均有相通的壕沟连为一体。如此坚固的据点,着实令指战员们颇费心思。
下午3点半,按既定方案开始对日军工事炮击。迫击炮弹呼啸而下,日军工事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分崩离析,日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黄昏时分,炮声戛然而止,冲锋号划破长空,我军潮水般向日军据点冲去。负隅顽抗的日军的枪声、掷弹筒声响成一片。
此时,打援战斗也已展开,最为精彩的打援发生在芦家滩。
第一纵队在4日夜间进入打援地域后,以第3营在芦家滩以西构筑阵地,在前沿敷设了地雷,担任正面阻击来援之敌;以第4营配置于第3营侧后,担任纵深防御;将主力3个营隐蔽配置在石桥头及其附近地域,以侧面阻击来援之敌。
5日下午,日军三泽金夫大佐率驻淮阴、淮安、泗阳、涟水等地的日军乘车增援车桥,并催调各据点敌人陆续驰援。3点许,三泽所率第一批增援日军抵达我军芦家滩阵地前,在对第3营阵地实施正面攻击的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对第3营的右翼进行迂回。我军则在第3营进行正面抗击的同时,以第2营的1个连对敌之侧翼实施突击,将敌击退至韩庄附近,迫其闯入我军预设的地雷阵,伤亡60余人。傍晚,又各有日军百余人赶来增援。我军均以正面抗击结合侧翼突击,阻敌于阵地之前。晚上8点许,3批援敌倾全力猛攻我第3营阵地,我军也以主力从侧方猛攻敌人据守的韩庄阵地,双方展开激战。
据叶飞回忆:第4连和特务营1连分别由北、西两个方向攻入韩庄,随后第5连也自东面突破,把日军截成4段,和敌人展开白刃战。10点许,第3营俘虏的日军军官中,有一名身负重伤而又狂呼乱叫的军官,身挂银鞘指挥刀,战士们把他抬到包扎所时,已经死了。经俘虏辨认:正是三泽大佐!据2015年7月6日《新华日报》报道,1944年车桥战役新四军曾击毙日军独立步兵60大队大队长三泽金夫大佐,后追晋少将,追晋文件及战斗概述等3份日本新解密档案确认该战果。此前中方资料或缺漏全名,或记作“山泽”,不知曾击毙一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