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当局谈判的正是项英。1937年12月,他在坚持共产党对新四军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同意在军以下编为4个支队,每个支队辖两个团,隶属于第3战区管辖,位于江北的第4支队归第5战区指挥。
编组方案的最后确定对新四军来说意义重大。“它表明共产党与新四军取得了合法地位,部队集结、服装发放、经费来源等得到解决,才能堂堂正正地开赴抗日前线。”王辅一在《项英传》中写道。
1938年1月,南方8省红军和游击队的编组工作全面展开。项英一方面传达党中央的指示,一方面研究部队集中改编事宜。到4月,新四军编为4个支队10个团。
“父亲感到,这支队伍人数虽不多,但大部分是在3年游击战争中保存下来的精华,是经受过考验的,因而相信他们能完成党中央赋予他们坚持华中敌后抗敌任务。”项苏云说。
1938年4月起,新四军主力逐步在长江南北实施战略展开,并很快投入到敌后抗战中。5月12日,项英在军部接到第四支队的报告:进至皖中巢县抗日的第九团第二营和侦察队,于当日上午在蒋家河口设伏,毙伤日军20余名,缴枪10余支,伏击的指战员无一伤亡。这是新四军开赴敌后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个胜仗。5月15日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这一消息。蒋介石也于5月16日发来电报,称“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
此后,胜利的报告接连传到项副军长的耳朵里。赴苏南的先遣队在镇江以南的韦岗设伏,毙伤日军少佐以下官兵20余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军用品1部。第二支队在粉碎日军的扫荡后,袭击日军火车,消灭了部分日军。第四支队6~10月就取得数十次战斗胜利,毙伤日军1000余名。第三支队经过6次繁昌保卫战,毙伤日军450余名。
王辅一评价说,新四军的战略展开初步打开了苏南、皖中的抗战局面。“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前,日军在常州、南京、芜湖一带仅驻两个联队。”他在书中写道,“新四军进入江南后,迫敌增兵防卫,到1938年年底,江南的敌人已增加到两个半到3个师团,这就有利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1940年4月、10月,项英与叶挺一起指挥部队粉碎日伪军两次万人大扫荡,取得歼敌3800余名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