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泰晤士河从发现严重污染到治理出现根本性改观,前后长达150年。特别是,1878年曾因为该河流严重污染,导致640名翻船游客中的大多数人因呛入污水而中毒身亡。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9月20日第B5版,作者:仝仝,原题:《水系统,城市的血管》
水系统或将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这一预判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水技术领域的权威人士戴维·塞德拉克的新作《水4.0》(徐向荣等译,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
从2500多年前的古罗马至今,戴维将水系统发展史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即水1.0)为古罗马人通过对自然地形的充分利用,建设沟渠、喷泉和下水道,满足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排放;第二阶段(即水2.0)为对饮用水的处理有效遏制了水媒疾病(如霍乱和伤寒等);第三阶段(即水3.0)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系统得到长足发展;第四阶段(即水4.0)即面对蓬勃发展的城市,人类未来必须对水系统进行新的变革。
毫无疑问,人类历史上对水系统的屡次变革使人类获益匪浅。“从1900年到1947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从47岁延长到63岁。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和格兰特·米勒认为,大约有一半的城市居民,其寿命的延长得益于饮用水的处理。”“美国国家工程学院认为,水处理与水分配技术是20世纪继电气化、汽车和飞机之后的第四个最重要的工程壮举,排在电子和互联网技术之前。”
虽然成绩斐然,但如果追溯水系统发展历史我们又不难发现,除了第一次变革,2.0和3.0时代的变革均源于形势逼人、迫不得已。由于饮用水的不洁净,处理不到位,导致霍乱和伤寒横行。从19世纪末人们开始用氯气给饮用水消毒,到20世纪70年代发现氯气“消毒副产物会导致癌,还可能引起其它健康问题”,人们使用氯气消毒已半个多世纪。然而,直到今天,使用氯气为饮用水消毒依然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常用方法。
污水处理形势更为严重,由于城市高速扩张,大自然的净化功能早就被透支得虚弱不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排污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足够重视,人们所能想到的,要么是架设长达数十或数百公里的管道,将污水排往远离城市的下游,然后企望于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要么接上管道,尽可能排往深海,其结果是近海成为真正的“死海”,鱼虾几近绝迹。人们也曾尝试过将污水简单处理后变成肥料加以利用,然而,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经过漫长时间处理的肥料成本在工业肥料面前毫无竞争力,淘汰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