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从根本上取代了人力车,这得益于1946年1月国民政府颁行的一道命令,它要求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逐步淘汰人力车。很可能是人力车的剥削、不人道、文化倒退的形象,促发了这一命令。此后人力车的数量锐减。
人力车拉客情景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2016年2月1日E2版,作者:路康乐,原题为:《“两轮”甲子》,为节选。
车来车往见沧桑
1949年前后,西方人在中国拍摄的照片都表明:三轮车最多,自行车次之,人力车极少见。
1937年以后的十八年,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中,首先是抗日战争(1937~1945年),其后是国共两党间的战争,共产党于1949年获胜,最后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度得以发展的经济,基本陷于停滞。
抗日战争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境内汽油严重短缺,这极大地限制了汽车的使用,一种新型的个人交通工具三轮车应运而生。它既有自行车的速度,又有人力车的载运能力。迄今还不确切知道三轮车的发明人,但在20世纪20年代的亚洲,一些城市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三轮车,数量或多或少。如上海早在1924年就有了三轮车。三轮车在当时被视为机动交通的威胁,1927年上海禁止这种车辆在该市的公共租界和中国管理区内的街道上行驶。抗战爆发后,三轮车作为汽车的非机动替代品再次出现。1945年战争结束时,上海有6000辆三轮车,1949年,增至26570辆。
三轮车从根本上取代了人力车,这得益于1946年1月国民政府颁行的一道命令,它要求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逐步淘汰人力车。很可能是人力车的剥削、不人道、文化倒退的形象,促发了这一命令。此后人力车的数量锐减。
上海在战前有人力车6万多辆,1947年时有12670辆,1949年时仅有3659辆,许多人力车夫接受重新培训而成为三轮车夫。1956年,上海的最后一辆人力车退役,它作为一件历史古董送交上海博物馆。广州的情况与之相似,至1949年3月末,4500辆用于出租的公共人力车有一半以上被淘汰。
1948年8月,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1909~2003年,美国东方学会前主席,主要研究中国法制史)在离开中国11年后再次来华,他注意到,北京“与过去相比,最大变化之一,是老式人力车被新型的、外国人称之为pedicab的三轮车所取代。……随着三轮车在日据时期的引入,现在人力车已废弃不用了”。可以说,人力车的终结,在时间上要早于共产党接掌全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