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左宗棠与胡雪岩的合作堪称中国第一个政商关系典范?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11-22 | 作者:严六 | 来源:网络 | 被阅读
导读:如果不是左胡合作,新疆或许已不为中国所有,我们现在去新疆可能就要办护照了,“仅从这一点上来评价,左、胡无愧于中国第一个政商关系的典范”。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

如果不是左胡合作,新疆或许已不为中国所有,我们现在去新疆可能就要办护照了,“仅从这一点上来评价,左、胡无愧于中国第一个政商关系的典范”。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3年第03期,作者:许家祥,原题为:《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个传奇人物,曾在科场屡试不第,但凭借真才实学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办船政、平回乱、抗法军等为人称道,但他最辉煌的业绩乃收复新疆,因此后人称之为“杰出的爱国者”、“伟大的民族英雄”。而左宗棠背后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胡雪岩。左是杰出的军事统帅,胡是商界奇才,左胡强强联手,才有了收复新疆的壮举。

公元1759年,清军平定天山南北,将这块汉代西域都护府、唐代安西都护府的故土,重新归入版图。乾隆皇帝取“故土新归”之意,把广袤达16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命名为“新疆”。1864年6月,库车的一群无力缴纳粮赋而被迫服劳役的百姓发动了起义,星星之火引发了全疆暴动,整个南疆落到了外国人阿古柏手里。与此同时,沙俄侵略者在征服中亚细亚后,以“代为收复”的名义武力强占了我伊犁地区,进而要求阿古柏政权臣服。

1873年11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调兵遣将,准备发兵新疆。关键时刻,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之争。清政府考虑到攸关半个北中国的存亡,最终采纳了左宗棠出兵新疆的意见。

虽然左宗棠在辩论中获胜,主导朝政的“洋务派”依然“但急洋(海)防,于塞防漫不经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建设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去了。左宗棠这边集结了7万西征军,他殚精竭虑地搜集了可供大军食用一年的粮食。可从河西走廊到乌鲁木齐路程共850公里,每百斤粮食的运价高达20两白银,运粮费加官兵的饷银,每年共需800多万两白银。向清政府要,没有;向各省募集,也没有——“等米下锅”的左宗棠一度绝望,感慨西征大业“将如海市蜃楼,转眼随风变灭矣”。

打仗打的是士气,也是打财力,没有“钱袋子”,要打败敌人只能是一厢情愿。走投无路之际,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岩。左任浙江巡抚时,胡在办理善后中的“急公好义,实心实力”给左留下了深刻印象。左给胡致信,请胡向上海滩的外国银行借款,解西征军燃眉之急。当时借外债很难,连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但胡雪岩非同一般,朝廷办不成的事他办成了。他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外债1870万两白银,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胡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赞曰:“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