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握着跃跃受伤的手,脑子里跳过网上看到的一个词——自伤情结。
接受关爱,远离伤痛
我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跃跃的表现,果真可以在自伤情结里对号入座。我想知道,他这种自伤情结,究竟起自何时,源于何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加主动地与跃跃倾心交谈,渐渐了解了原委。
跃跃第一次自伤,是在五岁。五岁的他,心灵娇嫩而脆弱。父母总是争吵,争吵过后就是打架,打完后,就砸东西。小小的他,惶惶不可终日,却又无力阻止那一场场战争,只能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还不敢哭泣。那天,他在房间里画画,父母的吵闹声不绝于耳。他捂住耳朵,却是徒劳。一阵砰砰作响,客厅已经开砸,一个摔碎的玻璃杯滚到他的房间门口,他看了看,走过去。小手拾起一片碎玻璃,玻璃把手划了道口子,血流了出来,他没有感到害怕,却发现四周好像安静了很多。于是,他试着再划一道小口,愈发觉得惶恐烦躁的心情渐渐平静。
十四岁时,跃跃的身高已接近父亲。父母再吵,他有时会制止,父母打架,他也会去劝架。那天父母又打起来,他喊了几声,无济于事,便前去拉架。一只飞来的烟灰缸误砸到他的头上,鲜血流进了他的眼里、嘴里。他跑出去,身后传来父母互相埋怨的声音,却并没有追出来看他的伤势。原本准备去医院包扎的他猛然站住,一任鲜血在脸上凝固。他想,既然父母都不在乎我的身体,我又为什么要在乎它?
从此,跃跃迷上了自伤。心情苦痛时,便对身体下手,用身体之痛去冲淡心灵之痛。上大学后,他发现极限运动是一个让自己痛、让自己流血的好借口,于是,极限王子脱颖而出。“血色温暖”成了极限圈里的牛人。
他说:“越越,你对我很失望吧?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勇敢坚强。”我摇了摇头:“不,你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是勇敢的。如果你能够从自伤走向自救,我会更加相信你的坚强。”跃跃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之后的一个周末,我陪着跃跃去了心理诊所。心理医生说,像跃跃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可以自救的。首先要了解这种情结形成的原因——这个他已经找到。了解这些后,要认识到自己是在用一种幼稚的方式面对生活,而它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任何效用。跃跃试图用极限之痛来逃避内心的痛苦,以求得家庭和内心的平静。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只能短暂地释放表面的痛苦,内心的烦恼依然存在,并且愈积愈厚。同时,自伤的行为,也一次次把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真正认识到这些之后,就不会再盲目地被情结所驱使,做一些无益且有害的举动了。
上一篇:亿万富翁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台湾沿海渔业的最后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