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浪漫派大诗人拉马丁则和著名科学家查理的妻子朱莉在布尔热湖畔发生“一夜情”,来年欲再赴会重温,不料美人香消玉殒,遂有拉马丁名篇“湖”(leLac)留芳后世。今人去巴黎卡尔纳瓦莱博物馆(Carnavalet)参观,可欣赏到有十九世纪“法兰西第一美妇”之誉的雷卡密埃夫人(MmeRécamier)的肖像,须知,她就是法国大文豪兼外交家夏朵勃里昂的心上人,后者曾有勇气与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作对到底……呜呼!这些本该受诅咒的情侣,却一个个都成了才子佳人流芳百世。确实,没有他们的风流韵事,也就没有世界的经典浪漫文学了。
当今法国的“二奶”群落
今年初,《当代妇女》杂志介绍了现今法国的“二奶”群落,称她们为情场里的“半工”(amouràmi-temps)。此辈精神生涯毫无保障,大部分时间都在似乎无望的等待中熬过,明知情夫有家室,不肯舍弃妻儿,自己因而为之伤心痛苦,却又难以自拔,处境十分尴尬。
德诺埃尔出版社近日发行了女记者弗洛朗丝·本·萨林恩的《仿寡妇》(Lafausseveuve)一书。书中借一位“二奶”之口说:“这阴森的假期,当人家的情妇,被丢弃在一旁,心如同被撕裂。苦于一生只能甘居第二位,毫无扶正希望。”
作者称,这类妇人居于最糟糕的社会地位,因为她们眷恋的情夫虽口口声声、甚至信誉旦旦表示要离开糟糠老妻,但总是借口“可她得了抑郁症,离不开我”,或者“我总不能让孩子没有父亲吧”云云。“二奶”与情夫间的关系里交织着爱和恨,反抗与平息,周而复始,没有个尽头。
事实上,一些有外室的男子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社会影响或其它原因,更愿意维持现状,情妇于他们而言,是个人生活上“锦上添花”,对他们的家庭并不构成真正威胁。因为女人对爱充满希望,总是相信对方,耐心等待着有朝一日他为爱做出决断。
为什么忍受“二奶”地位
心理分析家让-米歇尔·希特在《爱的傲慢》和《性生活的假想》两本书里对“二奶”群体的心态作了淋漓尽致的解剖。他在接受《当代妇女》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当“二奶”的女子往往都曾有不如意的过去,因而另觅新欢,以为“露水夫妻”刺激又自由,而且无需承担家庭义务,尤其是自己在性欲方面成了最受宠者。谁料想,最初野合的热情一过,她们情不自禁地就需要对方给予真爱了。以为可以把“性”和“爱”彻底分开,实际上是种幻想,对于女方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