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历史趣谈:宋朝时期假币泛滥内幕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5-22 | 作者:王二麻子 | 来源:网络整编 | 被阅读
导读:假钞闹得人心惶惶,今日如此,古代亦然。
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行用的纸币,此外宋朝还有钱引、会子、关子等各类纸币。它们也使用了防伪技术,造纸、印钞等环节都由国家

宋朝纸币种类甚多,除了钱引和会子,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交子最初不是纸币,是民间商号发行的不记名存折。会子最初也不是纸币,是为换发交子而发行的期票。钱引最初也不是纸币,是政府发给盐商的提货单。但是到后来,它们都摇身一变成了纸币,由国家正式印行并强制流通。

纸币都有防伪标识,宋朝纸币的防伪标识分三种:纸、图案、花押。当时印钞,那纸是专用的,名叫“抄纸”(据我猜想,很可能是“钞纸”的讹误),用楮树的皮做主料加工而成(所以宋朝文人多把纸币称作“楮币”,个别文人犯酸,又称纸币为“楮先生”)。北宋末年,四川成都有抄纸院,专门负责造纸,造出来的纸专门用来印钞。这种纸是严禁外流的,那些造纸的工人也由国家包养和监控起来,防止他们跳槽到地下工厂为印假钞者提供纸张。再就是图案。宋朝纸币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或五百文,或一贯,或十贯、百贯不等。最后是花押,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变态,很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的签名,个别花押跟现代明星的签名极为相似。不同的宋朝纸币,花押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特殊的纸张,复杂的图案,再加上个性的花押,使得宋朝纸币很难被印假钞者迅速模仿。

除了在防伪标识上下功夫,宋朝政府还有一些避免纸币作伪的举措。例如把印钞工人也包养和监控起来,立下严刑峻法惩罚那些印制假钞和使用假钞的人,并对举报人予以重赏。还有就是实行定期换届:一套纸币只发行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再印一套新币,把群众手中的旧币兑换过来。有本书叫《楮币谱》,记载了南宋时期纸币换届的时间和每套纸币的图案,这里仅举数例:

绍兴三十一年,第69套纸币停止使用,第70套纸币开始流通,新币图案是王祥卧冰。

隆兴元年,第70套纸币停止使用,第71套纸币开始流通,新币图案是天马西来。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