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总统图书馆里的中国故事】罗斯福的过世终止了很多的可能性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9-17 | 作者:王二麻子 | 来源:网络整编 | 被阅读
导读:
罗斯福喜欢把他和中国的特殊关系挂在嘴边,他认为自己比美国其他政治家更了解中国,然而他却从来没有来过中国。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5年9月,习近平第六次

学者沙勒对罗斯福的中国关系表示不以为然:“罗斯福喜欢把他与中国的这种特殊联系挂在嘴边,事实上,这种关系非常肤浅。他年轻的时候环游世界,到过欧洲、拉丁美洲,却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他对中国鲜有认识也缺乏兴趣。”

罗斯福当选适逢一个战乱年代。1933年3月4日,51岁的罗斯福宣誓就职总统的当天,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即兵临长城脚下。第二天,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举行的最后一次自由选举中获得了压倒多数的胜利。

学者达莱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1930年代,美国是一个非常孤立的国家。美国人强烈感觉到将会有另外一场战争,对于中日之间的矛盾,90%的美国人认为这和我们无关。记住那个时候并没有洲际导弹,虽然有空军,但是谁会来轰炸美国呢?”

1937年的9月19日,日军对南京实施了无差别级的轰炸,直接以平民和街道为空袭目标,震惊了世界。10月5日上午十点半,罗斯福在芝加哥外环大桥的开幕式上,发表了著名的瘟疫隔离演说,谴责了日本人的行为。

芝加哥是反对美国卷入战争的大本营,罗斯福在这里第一次置身中日事务,第一次为中国人发声。

达莱克说:“罗斯福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他会触及到美国人所最担心的内容,所以他把这个演讲取名为‘隔离’,就像举出了红旗并对日本人示意,你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

美国人似乎被罗斯福的讲话吓住了。6个孤立主义团体组织了2500万人的签名反战,“让美国远离战争”。

沙勒认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选择了退让。他曾对他的一个助手说,这是很可怕的感觉,当你在前面领队的时候,回过头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

蒋介石却听信了罗斯福的讲话。

芝加哥讲话第二天,国联宣布11月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就在会议召开前一天,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包抄中国军队。中国战线岌岌可危,理当撤兵,重建新的战线。蒋介石却命令:再死守三天。

但半年后他后悔不迭。

“去年最大失着,在美总统发表芝嘉谷(芝加哥)宣言,召集九国会议时,不即退兵于苏嘉阵地。精疲力尽时,反而增兵坚持,竟使一败涂地,无可收拾!”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