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女孩自杀了,在宿舍里躺了20多天才被人发现。女孩死后,家里来人,只有一个女知青陪着去上坟。
本文摘自:《大河健康报》2014年11月11日第14版,作者:朱海萍,原题:《绝望又难忘的知青岁月》
方宝松,1955年生,1973年5月,高中毕业的他从郑州下乡到许昌,1979年12月28日作为最后一批知青获准返城。
11月5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方宝松。整个采访过程,方宝松几次叹气,似乎回忆都牵扯内心的伤痛。方宝松说,在农村饿肚子、劳累这些苦都不算苦,真正的苦是知青们心里的苦,他希望能写写知青们孤独、悲哀、绝望、无助的心情。
方宝松的知青岁月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3年5月~1976年8月,这个时期,方宝松在许昌红桥农场,农场有200多个知青。第二个阶段是从1976年8月~1979年12月28日,这个时期,方宝松们已经被打散,5人一组插队到农场周边各个村庄,住在老乡家里。
对方宝松来讲,6年半的知青时光,虽然也有难忘的事情,但绝望的心情几乎贯穿始终。
难忘的事情:
无心种瓜,瓜成垄
在红桥农场,方宝松负责种菜。有一天,方宝松在蔬菜种子中发现十来粒冬瓜籽,拣出来装在口袋里,去农场附近的河边玩耍。河南岸挨着河岸的一片地荒着,方宝松就随手把冬瓜籽埋在荒地地头。
转眼秋收结束,方宝松又到河里捞鱼,在河边一个小土坑里发现一条垂下来的瓜秧,上面结了一个近一米高的大冬瓜。方宝松赶紧爬到岸上,竟然一地冬瓜秧和大冬瓜:这些冬瓜竟然是自己春天无意中埋下的那十几粒冬瓜籽所结。后来,农场用大马车拉回去满满一大车冬瓜,连队200多号人吃了好多天。那时吃不饱饭,能让那么多知青享用到美味冬瓜,方宝松很自豪。
难忘的事情:
用智慧解决问题
采访中,方宝松多次提到“智慧”。他回城后抓住市场机会,很快致富,现在他生活也很富足,但靠的不是吃苦,而是不断的学习和灵活的头脑。当年在乡下,年轻的方宝松用智慧帮助老乡解决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