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的条件简陋至极,房子是竹子搭建的,房间之间只是简单隔开,互相可以看见,睡在床上还能看星星。更意外的是没有厕所。许多人当时就哭了。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网,作者:佚名,原题为:《知青忆云南插队:睡床上看见星星 许多人当场哭》
“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青年“满怀热血”地响应号召、主动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满怀豪情下农村”,“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
1971年,我是成都市锦江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刚满17岁,属于热血青年。当时学校号召我们去支援边疆建设,我是排长(一个班称作一个排,我是三连二排排长)。我非常激动,想着自己是排长,就要带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扎根边疆干革命。我带头写了一份主动去支援边疆建设的决心书,贴在学校的墙上。
当时,我的一位老师劝我不要去。对我说:“你要想清楚,边疆那地方有瘴气、瘟疫,还会打摆子,去了就回不来了。”但我义无反顾坚持要去,由于我带头,我们排50多人,有30多人决定去边疆,剩下的大多随父母单位到四川各地农村去插队。
当时全国到处宣传“上山下乡”,初中毕业后到农村去很正常,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任何挑选的余地。学校号召、父母的单位号召,街道办事处上门要求去。北京、上海、湖南、四川(包括重庆),是全国知青最多的地方。仅1971年,四川就有近2万知青到了云南。我们家,就我一个人去了云南,姐姐妹妹去了四川农村插队。
我有一个同学叫杨小辉,也是坚决要去边疆,怕家里反对,我们俩就“偷”了她家的户口簿去办了户口迁移手续。
离开成都的那一天,火车站人山人海,各单位敲锣打鼓地欢送。我们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背着背包,提着一个简易箱子和洗脸盆,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娃娃。很多人是第一次离开成都,要到1000多公里外的地方,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世界,心里一片茫然。
知青生活辛酸艰涩的往事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现已改为瑞丽市)。到了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广通火车站后,我们就下了火车。随后我们以排为单位,转坐军用卡车。大家挤在车厢里,坐在背包上,一路上黄土飞扬,个个灰头土脸。我们高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嘹亮的歌声在大山里回荡,越走越远。刚开始一两天,还很有激情地唱歌,非常有豪情地向前迈进。过了两三天后,仍然没有到达目的地,歌声渐渐变成了哭声,忧愁,茫然,委屈,后悔……各种情绪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