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初级工业产品的出口铺平道路,台湾当局在外贸政策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比如从1958年到1961年,台湾的“经济部”先是颁布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把近十种复式的汇率减少为两种,接着以新台币对美元40:1的汇率确立了单一汇率制,这样一来进出口价格机制被理顺,出口的渠道也随即拓宽了。
资料图
凤凰卫视3月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圣贤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作战的时候有利的客观条件和积极的人为因素,对于取胜的重要性。如果用这句金律来形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显得尤为恰当,五十年代初,在接连遭受二战和内战的炮火摧残后,台湾经济濒临崩溃,百废待兴,从1953年起,台湾当局开始实施“四年经济建设”,三期过后,到了1963年,台湾工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标志着其落够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外由高利率政策孕育出的高净储蓄率为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备足了资金,加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业的繁荣,台湾在建设基础方面,已经是万事俱备,为了给初级工业产品的出口铺平道路,台湾当局在外贸政策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比如从1958年到1961年,台湾的“经济部”先是颁布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把近十种复式的汇率减少为两种,接着以新台币对美元40:1的汇率确立了单一汇率制,这样一来进出口价格机制被理顺,出口的渠道也随即拓宽了。
此外,为了促进产品出口,台湾当局采取了“外销低利贷款”和“外销退税”等措施,比如1951年3月,台湾“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外销退税法令,《纸帽出洋退还原料纸捻丝进口税办法》,意在鼓励台湾中南部农村进口纸捻丝编制纸帽,之后回销到日本等地,以赚取外汇,增加就业,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方面,台湾当局也是有所作为的,1960年,为了弥补即将停止的“美援”造成的外汇缺口,台湾当局相继颁布了《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和《奖励投资条例》等方案,后者为处于扩充生产或者是从事外销的营利企业和个人,减免了多项税款,使台湾的出口加工工业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