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明初政治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个神秘人物——他知识广博,才华出众,本应授予官职,却坚持不受,仅接受僧服之赐。他身披袈裟,口念佛号,本应超凡尘世,六根清静,是地地道道的和尚,却又交通王侯,策划兵变,觊觎权柄,是货真价实的政客。他大器晚成,48岁才开始施展人生抱负,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燕王朱棣一举夺取天下,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格局。他居功至伟却不居功自傲,超脱权势纷争,仍保持僧人身份参政议政。这位深通谋略的奇人,就是参透世俗、积极入世的一代高僧——智谋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1334~1418)是江苏长洲人,本是医家子弟,14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虽然身为和尚,却拜道士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诏,命精通儒术的名僧集于礼部考试。姚广孝十分好学,又极聪明,善于写诗,被选送应试。由于才学出类拔萃,考试结果名列前茅。本可授予官职,但道衍不愿受官封,只接受僧服之赐。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死,明太祖朱元璋命选有道高僧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祈福。道衍因此与燕王朱棣结交,因两人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帝(明成祖朱棣)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靖难之初,朱棣攻城略地屡遭失利,仅济南一城就相持三月。道衍突出奇招,建议朱棣轻骑挺进,直取首府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薄,势必举”。这一招果然奏效,朱棣很快“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如愿以偿夺过侄子的皇位当上了永乐皇帝。其间,虽然“道衍未尝临阵,然帝用兵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姚广孝功为第一,在成祖即位后,位势显赫,极受宠信,先授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再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功高巍巍、权倾当世的和尚。“成祖与语,称太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 姚广孝虽冠带而朝,但退朝后,仍着缁衣,始终保持着出家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