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繁荣是尼泊尔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在尼泊尔,在加德满都,天空中彷佛到处是神灵在飞翔,人们每天要念神、敬神,宗教活动是人人参与的一项神圣使命,就连那些置身其间的游客都会受到感染而变得虔诚起来。
印度教是信奉多位神灵的宗教,3500年前起源于印度中部的雅利安人部落中。
印度教教徒相信生命的轮回,轮回的死亡和再生都是为了获得解脱。通过每一次再生,你就会越来越靠近或远离最后的解脱,轮回的决定性因素是因果报应,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套因果法则。
做坏事就会受到惩罚,从而导致来世等级的降低。相反,如果一生行善就会得到善果,来世的等级就会更高,从而更加接近最终的自由。后来的佛教也将次作为一个核心原则。
印度教有许多典籍,其中最重要的是四部吠陀经,即“神的启示”,是印度教哲学的基础。吠陀经中的《奥义书》探索了宇宙和灵魂超自然的本质。《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关于罗摩的史诗,全书共有22万行诗。着名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
印度教有三项基本内容,分别是礼拜、火葬、和种姓制度。 印度教社会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即祭司阶级;刹帝利(尼泊尔称之为“沙提”),即士兵和统治者;吠舍,即商人和农民;首陀罗,即仆人和工匠。
这四大种姓又派生出成千上万个亚种姓和次种姓,尼泊尔的种姓数量远没有印度那样繁多。在所有种姓中,贱民的级别最低。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不属于任何阶级,从事最不起眼、最贱的工作。
印度教并不劝诱人们改变信仰。一旦你是印度教教徒,就不能改变你的种姓--它是与生俱来的,并决定着你一生的命运。印度教的诸神印度教中神的数量众多。了解诸神的最好办法就是归纳他们各自的特征。印度教有三位主神:创世主梵天,守护之神毗涩弩,毁灭和重建之神湿婆。
上一篇:蛊术的定义和其多样化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