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战争故事
文章内容页

转载对越反击战:十五勇士血战越军敢死队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3-05 | 作者:张三 | 来源:故事屋 | 被阅读
导读: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军收复老山之后,越军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越军越北二军区命令前线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夺回老山。 在这种压力下,越军313师经过短暂准备后,以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借助漫天大雾,企图

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带,有大小56个山头,海拔最高的为634米,最低的为200米。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公尺以上。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越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

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

由此可知,我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越南的清水口。

根据地形和敌情,我军指挥机关判断:如果越军要在老山地区进行战役级规模的作战,其人员和辎重就必须从清水口经过,而后才能沿地形展开兵力。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为此,我军指挥员定下了 赶羊入圈,分段拦截,关门打狗,务求全歼 的作战决心。后来的作战经过和战果表明,这个决心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凌晨2时30分,越军各部队以无线电条码的形式向其上级发出了 开饭完毕 的电报,这就预示着越军已经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 在得知越军已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后,我军指挥部命令:命令炮兵第四师,以130加榴炮(大口径远程炮,射程30公里)向越军后方供给基地、炮兵阵地、后续部队、保障部队等可能集结或屯留的地区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炮兵第320团,以122加榴炮对敌清水口附近地域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3个小口径炮兵营,对我防御前沿3公里地段内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再改用大口径火炮射击。凌晨2时50分,在我军第一次火力急袭过后,向我运动之越军各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有些遭受重创。同时,这突然的打击也迫使越军潮水般涌向清水口,蝗虫般密密麻麻地进入我防御阵地前沿,东寻西找,相互之间喊叫着、辱骂着、撞击着,有的越军在惊慌之中用电台发明语向其上级报告: 我部建制已被打乱,请给予协调。 还有的越军干脆在电台上大声疾呼: 我部被敌炮火拦阻在某某地区,不能按时到达某某号高地,请求压制敌炮兵。 凌晨3时,越北二军区前指以通播电报形式电令各部: 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原定计划行动。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