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毛泽东一手提拔上来的陈伯达文革为何投靠林彪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9-22 | 作者:赵五 | 来源:网络整编 | 被阅读
导读:孤独的陈伯达得重新寻找“靠山”或者说“盟友”。找谁呢?在政治局常委里面,毛泽东和周恩来显然都不是合适的对象。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林彪。此时的林彪,在军队里的势力

孤独的陈伯达得重新寻找“靠山”或者说“盟友”。找谁呢?在政治局常委里面,毛泽东和周恩来显然都不是合适的对象。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林彪。此时的林彪,在军队里的势力越来越大,可手下没有靠得住的“笔杆子”,因此,两人一拍即合。1968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陈伯达与林彪握手了。一次,陈伯达在电话中无意说出想吃海蟹,叶群马上以“林办”名义,让空军用飞机送到陈伯达处。

陈伯达 资料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4年08期,作者:何仁勇,原题:花自飘零水自流:陈伯达之命运(本文系节选)

林彪为何提出“天才论”并倡议设置国家主席?毛泽东为何勃然大怒?闹剧的主角是林彪,中枪的为何是陈伯达?这些问号就像飘荡在庐山山麓间的云雾,让人捉摸不透。不弄清楚其中原因,就读不懂庐山会议的诡谲多变。

“天才论”实际上是老调重弹。在此次修改宪法中要提到毛泽东。此前对毛泽东的评价,最权威的无过于林彪为《毛主席语录》所写的《再版前言》中的一段话,“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段话随着《毛主席语录》的问世,成了毛泽东的“专用”评价语言。林彪本人也在多次讲话中,称颂毛泽东是“天才”。中共九大召开时,这段话一度写进政治报告和党章草案。可毛泽东在审阅时将“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三个词语删除,只保留了“继承、捍卫和发展”三个动词。这说明,毛泽东对近几年泛滥成灾的个人崇拜思潮是有所警惕的,甚至是反感了,有意识在这方面降温。正如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书房会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表示,“崇拜得过分了,搞许多形式主义。”“过去这几年有必要搞点个人崇拜,现在没有必要了,要降温了。”林彪是否真的没有觉察到毛的情绪变化?

但真正让毛泽东生气的其实是国家主席之争。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按照《宪法》规定,中国设置了国家主席职位。第一任国家主席是毛泽东。1959年,毛泽东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继任者是刘少奇。1964年,刘少奇再次当选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刘少奇遭受批判,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国家主席职位自此出现空缺,一直到1969年刘少奇病逝也未恢复。林彪对国家主席非常感兴趣。虽然当时他已经是党的唯一副主席,党章确定的“接班人”,但实际上拥有的权力并不大。在党内,一切重大事项都必须毛泽东拍板;在政府方面,则由周恩来主持工作。林彪深知,他想当国家主席,首先就必须恢复这个职位。只要这个职位一恢复,当选者只能是他。毕竟,毛泽东早就辞去了国家主席,一定不会在77岁高龄时再次出任。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