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恒星是相当少见的,在一个像银河系这么大的星系中也只有几十颗而已。估计这种恒星接近爱丁顿光度的限制(甚至可能超过爱丁顿光度的限制),外部的辐射压力几乎强到可以抵销重力的地步。如果恒星的质量超过太阳的120倍的话,就超过爱丁顿光度的限制,它们的重力仅能勉强约束着辐射与气体,并在不久的未来可能导致超新星与极超新星的现象发生。
科学家组织一个巨大观测活动,包括包括所有可用的地面(例如CCD光度分析[8])与太空望远镜,例如哈伯太空望远镜、昌德拉X射线天文台、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与甚大望远镜。这些观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去决定海山二是否是一对双星,如果是一对双星的话,试图确认它的伴星,确定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并了解它们(如果是双星的话)与19世纪大爆发之间的关连。
像海山二这样巨大的恒星因为必须发出高度的亮光,所以非常快速的耗尽它们的燃料。海山二被预测会变成超新星或极超新星,不过目前它的演化途径与年龄都尚未确定,所以爆炸可能发生在1百万年后,也可能发生在明天。像海山二这种亮蓝变星(Luminous Blue Variable)可能是质量超大的恒星的一个演化阶段,主要的理论认为它们将表现出极端的质量流失,并在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前变成一颗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 star),不过如果它们无法留住质量的话,将会成为极超新星。
除了海山二之外,SN 2006jc是这种类型的恒星中已知最靠近地球的一个,距离7700万光年,位于山猫座的UGC 4904[17]。它在2004年10月20日突然变亮,当时被一位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板垣公一当成超新星爆炸。然而它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爆炸,而是直到2年后(2006年10月9日)才爆炸。所以一开始它是一个「假超新星」,最初这次爆发抛射了0.01太阳质量(超过20倍的木星质量)的物质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