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图文]魏晋南北朝民间流行一夫多妻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10-18 | 作者:李四 | 来源:互联网 | 被阅读
导读:“皇后”为皇帝嫡妻,是皇帝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后名称首创于秦始皇,而真正形成制度并不断完善则是在西汉时期。如《汉书·外戚传》云:“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

而不立皇后,则是通过减少外戚来防止外戚专权。它在具体操作中还严格限制外戚的官爵,禁止外戚辅政,不仅从根本上避免外戚专权,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外戚的权力、地位和名望。再加上其他相关措施,这就极大地排除了外戚势力。从东晋、南朝来看,除了东晋褚太后和陈朝柳太后(柳太后,名敬言,宣帝皇后,后主即位,尊为皇太后。据《陈书·皇后传》记载,由于“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皆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曾临朝听政外,在这一时期也确实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而且即便是太后临朝,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外戚专权。以“聪明有器识”的褚太后为例,她在哀帝、废帝和孝武帝年幼时称制,曾重用名臣谢安,委政权臣桓温,并善于平衡朝中各派,且诸帝成年后便立即归政(参见《晋书·后妃传下》)。这与北魏冯太后和胡太后的专权显然是大相径庭。

再次,多立皇后或不立皇后也体现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和文化特点。从多立皇后看,除了始作俑者的孙皓,其余均为十六国和北朝的皇帝。他们都是汉化的少数民族,而且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故尽管他们在多立皇后时曾引经据典,但实际上却根本不把中华传统礼仪放在眼里。以宇文赟为例,武帝宇文邕在位晚年便特别诏减后宫,认为“刘、曹已降,等列弥繁,……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朕运当浇季,思复古始,无容广集子女,屯聚宫掖。弘赞后庭,事从约简。可置妃二人,世妇三人,御妻三人,自兹以外,悉宜减省”(《周书·武帝纪下》)。根据“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宇文赟至少也应该有所收敛。但他继位后却仍然多立皇后,广纳嫔妃,没有丝毫顾忌。可见他们完全是为所欲为,根本不受传统礼仪的约束,更不考虑后果。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们迷信武力、忽视统治方法和文化建设的缺陷。反之,从不立皇后看,则均为东晋、南朝皇帝,甚至大多是开国皇帝。他们虽然也有专制、残暴和荒淫的一面,但在如何设置皇后上却始终坚持中华传统礼仪,既注重形式,也考虑效果,体现了统治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汉族文化的先进。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