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后来,海瑞不仅没有死,还名垂青史了。“世庙阅海忠介疏,大书曰:‘此人有比干之心,但朕非纣也。’持其疏,绕殿而行曰:‘莫使之遯。’一宫女主文书者在旁,窃语曰:‘彼欲为忠臣,其肯遯乎?’世庙寻召黄中贵问状,对曰:‘是人方欲以一死成名,杀之正所甘心,不如囚之使自毙。’世庙是其言,囚之三年得不死。”(屈大均《广东新语》)被臭骂一顿的嘉靖皇帝心里窝火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让人家有骂你的权利呢?
明朝的万历年间,不少朝中大臣也争相暴风骤雨般地抨击过皇帝,言辞激烈,态度强硬。譬如右都御史漕运总督李三才上书指责万历皇帝:“今阙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则在溺志货财。”还历数历代昏庸君王比较万历皇帝,声称:“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甚至说出了“天神共愤,大难将作”的骇人心魄的话来。
李三才上了这样的奏疏,不仅相安无事,高枕无忧,还被朝野传颂,为他人拥戴!
对这样的“非君”浪潮,皇帝们是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明实录》记载万历皇帝埋怨大臣们“讪言卖直”,但谏诤者因此被贬责的确实有,而受重罚的却很少,几乎没有发生过因疏谏皇帝而丧生的事情。
此种现状,让主编《明史》的清代学者亦不能理解,云:“怀忠愤之士,宜其激昂抗辞以匡君失。然纳谏有方,务将以诚意。绞圩摩上,君子不为。谓忠厚之意薄,而炫沽之情胜也。”开始为明朝的皇帝抱以同情之心,认为对皇帝破口大骂不是为人臣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