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特别是华北的游击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刘玉倩,原题:《专家解读抗日游击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8月29日上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专家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有关情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中央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解读了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性作用。
张从田称,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电影,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情景。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看家本领,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到顶峰。古今中外,游击战争通常是作为正规战的一种辅助形式,起着战役和战术的配合作用。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战略创新,把这种在抗战全过程当中起辅助作用的游击战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从而为游击战争的开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当时的游击战不再以在内线配合正规作战为主,而是转到外线,即到日军的占领区去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进行相互配合。这样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和行动,盘活了整个中国抗战的棋局,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抗日游击战争,由于是在敌人占领区进行的,可以说是孤悬敌后,又长期处在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封锁之中,游击武装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险,作战条件十分险恶。游击战争为什么能够发展壮大?张从田指出,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实行主动、积极、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种抗日游击战争能够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实行紧密地结合。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游击战争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正是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战的基础上,才有了以后许多电影中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游击战争的形式: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铁道游击战,以及水上游击战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游击战争的形式,使敌后抗战出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到处演绎着“无时不战、无处不战”的情景,从而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当时日军对共产党开展的这种游击战争十分惊恐,大叫“令人神经紧张”,是“没有战线的战场”,真正是陷在游击战争的泥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