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初,克格勃高官、苏联驻华使馆原武官罗申,被斯大林选为新任驻华大使,斯大林让他向美方和国民党政府进行游说,以便国共两党划江而治,来个新“南北朝”。
斯大林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4年12期,作者:李景贤,原题为:《毛泽东与斯大林》,为节选。
斯大林比毛泽东大15岁。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斯大林就开始关注毛泽东,感到他与王明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扎根于中国革命实际之中;在遵义会议后,默认他在中国党内、军内实际上的最高领导地位。西安事变爆发后第六天,斯大林在回复中共中央的请示电时,要毛泽东对蒋介石“不可杀”,宜与他加固抗日统一战线。1938年秋,斯大林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延安,宣布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授意下,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是”,斯大林要毛泽东前往与之周旋,争得宝贵的时间。以上四点归纳,笔者称之为斯大林在四大关键节点上对于中国革命的决策。
长期以来,斯大林一直视中共为共产国际在远东的一个支部,斯大林、毛泽东二人,实际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斯大林在上述四大关键节点上的重大决策,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至关重要。诚然,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作为,都首先为了本民族(斯大林从民族属性来说是个格鲁吉亚人;但从社会属性来说,他自认为是个“俄罗斯人”)、本国的利益,斯大林也不可能例外。
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就撕毁《双十协定》,引爆了中国内战。在斯大林设定的中国战略棋局中,中国战场分为关外、关内两大块。据他估计,中共夺取关外的东北,尚不至于引起美国干预,但中共军队如入关作战,就会招致美国军事干预,这势必威胁苏联东部的安全。于是,斯大林决定调处国共内战。1948年初,克格勃高官、苏联驻华使馆原武官罗申,被斯大林选为新任驻华大使,斯大林让他向美方和国民党政府进行游说,以便国共两党划江而治,来个新“南北朝”。
1949年初,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其政府南退至广州。在美国等国大使拒绝“跟退”的情况下,苏联大使罗申却受斯大林之命,令人惊讶地也撤到广州。由此可见,即使到这个时候,斯大林还是没放弃在中国建立“南北朝”的初衷。毛泽东感到斯大林对他不信任,这显然是一大缘由。早在1945年8月,当毛泽东接到斯大林要他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电报时,就怀疑其搞“南北朝”的图谋,遂复电称,蒋介石邀他赴渝相谈,只不过是“国民党的和平骗局”。但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还是决定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展开谈判。斯大林怀疑毛泽东会成为“亚洲的铁托”,也并非空穴来风。他通过多种“内线”得悉两个重要情报:一是毛泽东在外蒙古、苏联在“中国东北固有利益”两大要害问题上,均持不利于苏联的立场;二是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后要同美国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