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3月25日消息, 昨日,华商报记者来到杨凌,找到几名曾在奥凯公司工作过的杨凌籍员工。他们均表示,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曾多次从外面运回数批次90平方毫米和120平方毫米规格的电缆,在厂内“贴牌”后重新对外出售。
杨凌当地人有十来个 都是普工
马晓梅是上述几名员工中年纪较大的一名,在奥凯干的时间很长了。直到奥凯问题电缆事发被调查组查处的前两天,她还在厂子内工作。马晓梅说,奥凯公司在杨凌投产后,杨凌附近不少人都曾去面试,但最终留下来干的人并不多,“本地人就十来个,干的大多是普通工,就是给技术工打下手,包装电缆。”马晓梅说,在奥凯他们的工资虽说是按月发,但都是按天计算的,“一天一百元,干12个小时。”马晓梅说,厂里的生产其实是24小时连轴转,工人们每两周倒一次黑白班,一个月休两天假。
马晓梅说,厂里没有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也没有签用工合同。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工资,本地人并不愿意在这个厂子干。对于老板王志伟因给西安地铁三号线供应问题电缆被抓一事,马晓梅说具体问题出在哪她不知道,“平时觉得这个人还不错,和员工见面至少会笑着点点头。”
30岁出头的李涛涛也在奥凯干了两年多。“大小电缆每天能生产十几轴,每轴根据规格不同,长短都在500米至1000米。”在李涛涛印象中,2015年和2016年,有好几次,老板从外面运来一些没有任何标识文字的电缆,在厂里重新包装、打上奥凯的标识后,重新销售出去。“我不记得型号规格,但我记得从外面运进来的电缆都是粗规格的。”李涛涛说的这些内容,华商报记者在马晓梅处也得到了证实。
“老板说咋弄就咋弄”
而40多岁的张新民早年就在南方电缆厂干过,图离家近,他在2014年也来到奥凯。他说奥凯厂里有两台拉丝机,将从外面运进来的铜锭拉成铜丝。另外有6台挤出机加工成品电缆,其中2台机器生产45平方毫米规格的电缆,一条生产50平方毫米规格电缆,最常用的是分别生产65平方毫米和90平方毫米电缆机器,另有一台生产150平方毫米规格电缆的机器,但基本没用过。在张新民看来,奥凯公司生产的过程中,极其不规范。“以前在别的厂子都是严格按照工艺卡上的数据生产,但是奥凯都是按照老板的要求生产,老板说咋弄就咋弄。”张新民说,以前在别的厂子每一道工序都有质检员检验,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生产就会停下来,而在奥凯基本上就是生产完了,质检部的员工才会检验,除非出现铜丝断裂才会重新加工。张新民说,每天开早会老板都会提及节约成本,有时候会要求生产的电缆绝缘皮不要太厚,有时候会要求绝缘皮厚点,“绝缘皮厚了铜芯自然就细了。”而按照老板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在张新民看来就没有合格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些电缆最终被用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