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名人故事外国名人
文章内容页

墙洞里的诺贝尔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8-30 | 作者:亮亮 | 来源:网络整编 | 被阅读
导读:1999年的一天,在NITT(印度国家信息学院)位于新德里的办公楼中,首席科学家苏加托·密特拉站在宽大的玻璃窗后面,看着那面墙对面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说:“要是在那面墙上开个洞会怎么样?”“开个洞?”同

他们发现孩子们通过电脑能够学会基本的Windows操作,学会浏览器的使用,学会电脑绘图,在线聊天,收发电邮,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在6个月的时间里,有300个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会电脑的使用,而这一切仅仅需要一台计算机。他们通常是由一位孩子站在电脑前面,他的身边有三个孩子在边上指点。于是他们四个一起获得进步。而在这四个孩子周围还会有16名孩子在指手画脚,不过他们边观察,边实践,最后他们都学会了。

苏加托却觉得像“墙中洞”这样的项目能让孩子彼此靠得更近,“我喜欢看到在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学习站,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

当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奥斯卡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同时,原著小说《问与答》的作者、印度外交官维卡斯·史瓦卢普告诉记者,他的灵感来源于印度的这个名为“墙中洞”的项目,并向项目的创始人苏加托教授表达了敬意。苏加托回答:“我的愿望,是创造贫民窟的诺贝尔得主。”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