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末年的一天傍晚,苏州最豪华的吴中宾馆,住进了一老一少。年长者自称老克辣,年轻者叫冯遮,二人是主仆关系。
这两位自称是上海派克司洋行的商人,此番来苏州城做的是占币收购的买卖。到达苏州城的第二天,他们便在《苏州市明报》、《江南时报》等报刊的显要位嚣上大登广告,全文大意如下:
高价收购宝泉局造“康熙通宝”小平钱,枚价二十鹰洋。无限额。凡经鉴定确为符合者,无论多少,照单全收。收购地点……
此广告一出,立即引发了苏州市民的浓厚兴趣。因为这种用四火铜铸就的色如黄金的行用钱,属于当时国内最为普遍的流通货币,家家皆备,人人拥有。于是,广告刊出的当天就有成百上千的苏州市民手执这种小平钱,蜂拥着直奔那收购地点。
然而,这一批批携带着大量“康熙通宝”涌向收购点出售小平钱的市民,很快就被两位派克司洋行的代办商一批批地挡了回去。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些小平钱都是真货。
当即有人不解地问:“真的不收,难道你们要收的是假货吗?”
那位自称老克辣的长者听了,居然点头微微笑道:“正是如此,我们就是专门来收购假货的。”
老克辣沉吟片刻,道出了这批铜钱的渊源。原来,清朝入关后,宝泉局沿用了明代宝源局“金背钱”的制造工艺,用四火铜钱精铸了一大批“康熙通宝”。据说当时有一朝廷下野人士为泄私愤,暗地里仿造了一批小平钱,投入市场流通。不知是制造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尽管这批铜钱与真的相差无几,却偏偏在康熙的熙字上露了马脚,那个熙字里面的口字,少了一竖,成了“臣”字。所以,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难分辨真假。此番,老克辣他们收购的便是这种假钱。
谜底揭开,无疑给那些做发财梦的市民们泼了一盆冷水。但也有少数人的美梦得以实现:有几个市民当真从家中翻找出了几枚假钱,送去老克辣那里。经鉴别,老克辣认定那几枚正是他要收购的东西,便当即以二十个鹰洋一枚的代价,买了下来。
上一篇:贵人旅馆
下一篇:异人:第一百零三章 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