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指斥日本“大丈夫做事,总应光明正大。虽兵行诡道,而两国用兵,题目总要先说明白,所谓师直为壮也”,“中国十八省人多,拼命打起来,你日本地小人寡,吃得住否?”。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5月15日第7版,作者:张社生,原题:《绝版李鸿章》
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琉球王国的官文、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连它的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中央政府迅速接过萨摩藩当年三千人掠夺琉球的行为。但是,由于当时力量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得不顾忌琉球的宗主国——中国。日本这时打的主意是攻台夺地,如果拿不下来,至少让国际社会认可琉球是日本的藩属。
在进攻台湾前,日本策划了一系列外交阴谋。首先,暗中将琉球国改为日本的藩属,切断与中国的关系;其次承认“琉美条约”,争取美国承认琉球是日本领土。最后为了探实中国对琉球和台湾的底线,柳原前光以琉球事件为由,拜会总理衙门的大臣,得到毛昶熙杀人者为“外化之民”一说。日本人如获至宝,认为“外化之民”就是不归中国管辖的外民。日本可以代琉球向台湾讨回公道。
李鸿章看出了日本人的险恶用心,知道日本人这是在为攻打台湾寻找理由。但是,他认为,日本目前的实力还不够,不会立即采取行动。李鸿章哪里知道,日本早就做好边谈边打的准备,暗中兴“不义之师”想夺取台湾。
李鸿章的外交还有一个特点,强调一个“理”字。“理在我,我不怕。”李鸿章认为台湾人杀琉球人是“其曲在我”,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兵力部署,但是他希望列强出来调停。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列强因为“同病相怜”,开始是同情日本人的。加上一般西人还糊涂地认为琉球归日本人管辖。因此开始的调停并不顺利。另外,以前一直避谈的一个原因是琉球王急来乱投药,他竟然去找了日本人。《纽约时报》1872年10月24日有篇来自于旧金山的消息说“琉球王派遣使者前往江户,试图在报复措施上求取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