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半年后的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根据民盟纲领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蒋介石恼羞成怒,拍案大骂,“把我当宣统了”,随即派特务对张澜进行严密监视。张澜不以为意,与蒋介石当面辩论长达两个小时,并在此后两年中拒绝出席参政会。
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12月10日第A08版,作者:佚名,原题:张澜:从立宪救国转向民主救国
1872年,张澜出生之时,为挽救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开始走出国门。1894年,在张澜考中秀才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前所未有的剧变开始了。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1905年,延续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张澜子承父业做了一名教书先生。维新派这股清风的吹动中,1903年,张澜作为四川官派留学生赴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学习物理化学。此时,明治维新使这个古老、保守的国家产生了新的活力。张澜从真切的感受中确立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立宪是个好东西,变法维新才能救中国。为此,张澜迫切希望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能重掌大权,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留日学生举办的慈禧太后70大寿庆祝会上,张澜迫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皇太后结束垂帘听政,还政于光绪,结果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扣押。后由于学院出面干涉,张澜才得以释放。
张澜的君主立宪主张,很快被国内的局面所打破。1911年发生在湖北和四川的保路运动,张澜和民众一起,高举光绪皇帝神主牌合法请愿,却遭到野蛮镇压。身高不满五尺的张澜挺胸对着清兵的枪口,以生命维护民主权利,被捕入狱。被营救出狱后,张澜开始踏上政治舞台,他的政治理想也从立宪走向了革命。
从1911年至1918年,张澜在四川前后当了8年地方官,从川北宣慰史到四川省长。当政期间,张澜运用民主的理念,改革旧官场种种腐败,自己带头清廉;大力兴办教育,人民安居乐业,在百姓中赢得了“川北圣人”的美誉,为以后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