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建国初风向因何陡转:北京老城墙由修缮转变为拆除?

故事屋 | 发表于2017-05-18 | 作者:赵五 | 来源:互联网 | 被阅读
导读:这之后,风向陡转。那一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这个问题是公安局交通管理处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太多、城门太多,是导致交

这之后,风向陡转。那一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这个问题是公安局交通管理处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太多、城门太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6年2月29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修缮北京老城楼风向陡转变拆除》

“开放小区拆围墙”持续引发热议,而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墙的留与拆也曾引发过激烈争论。当年参与维修和拆除北京城墙的孔庆普2014年底出版《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一书记载这一过程,披露了一些历史细节。

北京城楼由修转拆

1950年,在北大读了两年建筑专业的孔庆普被分配到当时的北京市建设局。孔庆普领到的第一个工作是:调查城门。他把城门损坏情况汇报到市里,市里又汇报给中央。他回忆,当时周恩来批了,给北京市拨款修缮城门城楼。

于是,孔庆普就带着建设局原有的100多个工匠,又从私人营造社里招募了300多人,开始修城楼。1951年,一共修了6座城楼。到1952年,中央的修缮专款里还有余钱,他们就报了“1952年修缮计划”,结果没批,“说不让再修了”。

这之后,风向陡转。那一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这个问题是公安局交通管理处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太多、城门太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城墙开豁口是现实所迫

对古都情有独钟的建筑专家梁思成不同意对北京城墙进行任何形式的拆除。1951年2月,他和留英回来的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一起提交建议,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心脏,用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但这个方案并不被看好,人们认为,建一座新城比旧城改造花费太多,不值。而且有人提出,帝国主义包围着我们呢,战争不能松懈,现在不是和平时期,政府部门集中,一毁了不是全毁了吗?所以要把各部委都分散在中央政府周围,不要太远了。而老城区跟外边得有联系,联系就得修路,修路还得拆,那就得先开城墙豁口。

猜您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