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些研究晚清史和民国史的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张之洞的另一个角色定位上——他竟超越孙中山、袁世凯,被夸赞为清王朝的“头号掘墓人”。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3年11期,作者:王开林,原题为:《张之洞:清王朝的“头号掘墓人”?》,本文系节选
194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晚清洋务派的总体评价不断走低,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也长期跌落不起,这位晚清儒臣、洋务巨擘被斥为“洋奴”、“汉奸”和“民族投降主义者”。但近年,一些研究晚清史和民国史的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张之洞的另一个角色定位上——他竟超越孙中山、袁世凯,被夸赞为清王朝的“头号掘墓人”。张之洞以良相自期、以忠臣自许,在湖北经营十余年,编练出一支精锐的新军,本想延长帝国的气数,结果事与愿违,一次擦枪走火就震断了王朝的筋脉。历史的玩笑开得如此之大,确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历史的真相是一幅幅若隐若现的拼图,瞎子摸象不行,盲人扪烛也没用,多保持一点耐心和好奇心则会收获更丰。我们通过史料去看“捉摸不透”的张之洞,面目未必清晰,但尽量寻找一些原始细节,加以比对和甄别,总比妄下定论更有意义,也更有趣味。
【废除科举制的异常举措】
20世纪初,张之洞年过古稀,他偕同袁世凯,极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反对者并不蠢,他们想出一个巧妙的策略,拿张之洞和袁世凯说事:“如谓科举之中无经济,张之洞讵非科举出身?如谓学堂之外无人材,袁世凯何尝由学堂擢用?”但这回中国的科举制度真的已到寿终正寝之时,张之洞“有幸”成为其终结者之一。当时,军机大臣三人,张之洞、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王文韶持反对意见,两票对一票的结果,仍是科举制被兜底废除。袁世凯本以领兵致通显,主张保留科举的人对他责备尚不甚严厉,对张之洞则极诋为“过河拆桥”。
张之洞除了力主废除科举制,断掉贫寒学子通往仕途的独木桥,还干了两件颇遭时人诟病的“好事”:以兴学变法为名,废除书院山长(即院长、校长)制度,师道因此降尊为卑;废除幕宾制度,将书札和权谋委于文案,于是幕僚制度流行成弊。元朝始兴山长制,山长必一时之俊选,道德学问为诸生所宗仰,师道尊严,朝野奉以殊礼。明清两朝沿袭旧制,凡教授、教谕、训导,皆可长揖公卿。张之洞废山长制,广雅书院、两湖书院的监督由官方任命,师者为官,性质剧变。以往,督抚司道才有幕宾,由刑名师爷、智囊和西席(家庭教师)组成。幕宾与幕僚最大的不同就是:幕宾只能出主意,私下或可弄权,幕僚则可公然弄权。左宗棠做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师爷,因为弄权引起公愤,一度被武官樊燮告御状,险些身陷囹圄,到了清末(延伸至民国时期),幕僚多由大佬的心腹充任,上位极快,形成一个特定的幕僚集团,对地方事务大包大揽,遂有尾大不掉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