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怎么会成为毛泽东的“半子”呢?原来,姚在“文革”初期扶摇直上,从上海《解放日报》编委跃为“中央首长”,台湾方面看不懂,于是猜测姚是毛的女婿(亦即“半子”)。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6期,作者:叶永烈,原题为:《跨过海峡查档案》,本文系节选
戴着白口罩,戴着半透明的塑胶手套,我不是在做化学实验,而是在台北党史馆里小心翼翼地翻阅毛泽东档案。
2014年10月,我应邀出席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为新著《叩开台湾名人之门》及《大陆脚游台湾》签名售书。会后在台湾住了些日子,在台北的“国史馆”、党史馆以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阅档案。这三个档案馆,号称台湾档案界的“铁三角”。作为纪实文学作家,我向来把档案与采访视为创作的两翼。正因为这样,我在台湾做了诸多采访之外,接连造访了这3家台湾最重要的档案馆。
国民党党史馆原名党史会,1930年4月28日在南京成立。1948年底,蒋介石下令把党史会的档案、图书、实物运往台湾。最初,这些档案堆放在台湾南投。直到1976年11月才迁往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的阳明书屋。后来又经过搬迁,终于迁入八德路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之前我曾拜访国民党党史馆,询问能否查阅档案,得到的回答总是说档案尚待整理,暂不对外。直到2013年8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主持了党史馆的开馆仪式。马英九称,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了解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因果脉络,欢迎各界来使用党史馆,期许党史馆能够发挥博物馆、档案馆、研究中心三个角色的作用。
这一回,我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馆馆长亲自接待了我。在历史上,国民党党史会向来是由元老级人物领衔,如1930年以胡汉民、林森、戴季陶、叶楚伧、邵元冲5位元老为常务委员。然而如今出现在我的面前、名片上印着“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的王文隆博士,却是一位年轻人,2012年11月21日走马上任时年仅36岁,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的国民党党史馆馆长。他是研究近代史的博士。马英九对他进行了面试,任命他为党史馆馆长。他说,马英九以为,党史馆除了保管、整理和提供党史档案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党史的活化”,即把死的档案活化,为现实服务。